來源:香港《明報》趙丕揚表示自己是宋太宗的後人,他稱紹興鄉間的祠堂詳列族譜,並對記者展示影印本。來源:香港《明報》
  中新網7月7日電據香港《明報》報道,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早前發現宋朝遺址,但部分遭工程破壞。自稱是宋太宗趙光義後人的72歲伯伯趙丕揚在港成長,他對祖先遺址受破壞感心痛,呼籲港府重視本土歷史及保護文物。
  趙伯大半生曲折,父親原是國民黨縣官,逃難到港後家道中落,趙伯年輕時當消防員救人救火,閑來愛烹煮粵菜,過去10多年不斷出書推廣粵菜文化,又向港府申請把粵菜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,上月終於成事。趙伯說:“無論粵菜還古跡,都有意義,都值得推廣!”下一站,他期望粵菜能打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。
  趙丕揚自稱是宋太宗趙光義後人,1942年在紹興市出生,他指出,其家族在當地建有祠堂,把歷代族譜詳列出來,他收藏了影印本。宋太宗於公元997年逝世,逾千年來後人繁衍眾多,已無法數算有多少代人,只以出生年份作記,趙丕揚屬第20世後人(即20世紀出生),按族譜其名字中間應用“不”字,但因名字難改,故前人多加一畫,以“丕”為孩子改名。
  趙伯表示,父親是國民黨成員,當年在紹興市高要縣任縣長,小時生活富貴。直至他7歲時,一家四口由住大宅兼養狗遷至逾百呎木屋,自此落地生根。
  原本是大戶少爺的趙伯,10多歲便要負責舉家伙食,為幫補家計,高中輟學投考消防員。在學堂受訓期間,趙伯一面學習救火,一面卻愛開火煮食,經常為同袍烹煮各類粵菜,被大家封為“夥頭大將軍”。
   粵菜狂迷整理菜譜出書
  正式成為消防員後,趙伯上班時要撲火,有空便開火為同袍煮食,更被粵菜的深厚文化所吸引,每逢休假時就入廚鑽研10多小時,成為不折不扣的“粵菜狂迷”。
  之後,趙伯放棄薪高糧準的消防員崗位,到大酒店任廚房雜工,他不覺得自貶身價,“打雜都不打緊,最重要學到烹調粵菜的新方式,令粵菜變得更美味”。
  推動粵菜列入港遺 促政府重保育
  趙伯憑精湛的廚藝和勤奮好學的態度,迅速得到廚界認同,多間酒店邀請他工作,漸漸打響名堂,他擔心粵菜失傳,多年前開始著書整理粵菜菜譜,10多年前更打算向港府將粵菜申請為香港非文化物質遺產,經一番努力,上月獲政府口頭通知粵菜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,他笑稱“終於死得眼閉”。他希望港府不要只顧商業發展,同時也要多為文化事業努力,為地道文化保育多做工作,他更要求政府把粵菜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  香港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上月宣佈,香港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列表,項目多達480個,除了粵菜外,還有太平清醮、茶樓點心、港式奶茶、鴛鴦等等。根據民政事務委員會所列要求,市民欲將某項目申請納入列表,該項目須屬於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範疇,同時符合科大研究中心定下的5個要求,便可擬信申請,咨委會會按清單評審。民政署表示收到逾千份申請要把粵菜列入清單,趙丕揚或是其中一個申請者。  (原標題:港七旬老翁自稱宋太宗後人 推廣粵菜申世遺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73sigzl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